美国在2025年是否会陷入经济衰退?
Economy
2025年美国经济将步入衰退。当前美国经济的表象韧性掩盖了深层结构性疲弱,其根本驱动力在于过去两年极端货币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条件收紧、需求结构性降温与外部风险的叠加。尽管通货膨胀已从峰值回落,但其黏性远超预期,迫使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高利率环境。这种“高利率更久”的政策立场,正在系统性地侵蚀企业盈利、消费者购买力以及整体投资意愿,其累积效应将在2025年全面显现,从而打破当前脆弱的平衡。劳动力市场的表面强劲,很大程度上是疫情后结构性调整与人口红利支撑的结果,而非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体现,一旦企业成本压力传导至招聘和薪资,失业率的快速上升将成为引爆衰退的直接导火索。长达一年半的收益率曲线倒挂,是历史上最为可靠的衰退前兆之一,其预警信号的持续存在,绝非偶然或失灵,而是在预示一场不可避免的经济调整。
联邦储备委员会为应对数十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自2022年初以来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加息周期。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整个经济体系融资成本的飙升。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消费者抵押贷款利率和信用卡利率无一例外地大幅提高。尽管美联储已暗示加息周期可能已近尾声,但其对通胀2%目标的坚定承诺,意味着即便不再加息,短期内也几乎没有降息空间,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若通胀反复,不排除进一步紧缩的可能。这种高利率环境的持续存在,对经济的冲击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首先,它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尤其是那些依赖短期融资或即将面临债务再融资的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投资意愿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现金流断裂。其次,高房贷利率严重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尽管房价在某些地区依然坚挺,但交易量持续低迷,新开工项目减少,建筑业及相关产业链正承受巨大压力。第三,对消费者而言,信用卡利率的攀升加重了家庭债务负担,特别是对于那些已透支疫情期间超额储蓄的低收入群体,其可支配收入受到侵蚀,消费支出能力被削弱。企业和消费者信贷条件的收紧,将导致整体需求端的结构性下滑,而货币政策从紧缩到其对实体经济产生全面影响通常存在12至24个月的滞后期,这意味着2022-2023年的激进加息的全部效力,将在2025年集中释放,届时经济将难以承受其累积的下行压力。
除了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多重内外部风险也在加速经济滑向衰退。在财政政策层面,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及其对未来财政开支、税收政策的影响,将为2025年的经济前景增添显著的不确定性。无论哪一党派获胜,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都将是严峻挑战,财政紧缩的压力长期存在。若政府开支减少或税收增加,将构成对总需求的又一重打击。在全球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中东地区持续的紧张局势以及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都可能随时引发新的供应链中断、能源价格飙升或贸易摩擦升级,这些外部冲击具有直接传导至美国本土经济的强大破坏力。例如,一旦全球能源供应受阻导致油价再次大幅上涨,将直接推高企业运营成本和消费者物价,迫使美联储在两难境地中选择继续维持高利率甚至进一步加息,从而加速衰退的到来。此外,商业地产市场,特别是写字楼空置率的持续攀升,以及地区银行潜在的风险暴露,也构成了金融稳定的潜在隐患。虽然目前银行体系表面稳健,但一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贷质量恶化,这些薄弱环节可能被引爆,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并进一步收紧信贷,形成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韧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在疫情后劳动力短缺的记忆下,选择“囤积劳动力”,避免裁员以保留人才。然而,这种策略并非无限可持续。随着企业盈利能力在高利率和需求降温的双重挤压下持续恶化,裁员和招聘冻结将不可避免。已经有迹象表明,科技、金融等对利率敏感的行业开始出现裁员潮,初请失业金人数虽然仍处于历史低位,但已显现出上升趋势。一旦这种趋势加速,消费者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进而导致消费支出进一步萎缩,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在面对高利率和紧缩信贷环境时,那些杠杆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弱的“僵尸企业”将难以生存,其破产潮的出现将进一步冲击劳动力市场和金融系统。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经济衰退往往是在就业市场从表面强劲转向快速恶化之后才被官方确认的,而滞后指标的确认性特点,使其在预测未来时效用有限。基于以上综合考量,2025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是确定性的结果,而非可能性。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性恶化、货币政策的滞后传导以及内外部风险的累积,共同构建了一个指向经济收缩的不可逆路径。
回答:yes( 免责声明:本网站预测结果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由TradeMatch APP友情赞助 E-sport交易电竞第一平台 战胜对手赢取现金奖励:战胜交易对手赢取现金奖励
点击查看盘口:US recession in 2025?